“一百二十岁的老人,糖尿病伴痛风,多器官衰竭,想在临终前喝上一碗真正的热鸡汤。”
于淼初接到订单需求时,谨慎地报去了价钱。
畜禽业还未完全开放,想要买到活鸡可不是件容易事。没想到客户很爽快地付了全款。
于淼托了大学时的师兄从育种实验室里买到鸡,搞定了大头后,便将煲汤这简单的活交给了营养师小谷完成。没想到一周后,家属给了餐厅差评。
经营餐厅嘛,有差评很正常。尤其像他们这种非标准化的定制餐厅。但小谷的思想压力却很大。
“于经理,老爷爷说他最后的愿望无法实现了,他要死不瞑目了。”
二十出头的女孩,带着理想踏入职场,初遇挫折,自责地哭了起来。
“不至于。”于淼轻声安慰小谷,心里却满是疑惑。
她打听过了,下订单的人是餐饮业巨头——Taste集团的老总赵宇。凭赵宇的财力和在餐饮业的地位,想要吃到什么口味的食物都轻而易举,为何要刁难她这家小小的初创餐厅?
早就听闻,大企业对他们这些挑战行业标准的小餐厅不满。难道是借机生事?
于淼决定以回访的名义去见一见赵宇,搞清楚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。
饕餮一族
“抱歉一开始没有留下姓名。这事说来惭愧,自家是做饮食的,连老爷子想要喝一碗热汤都没办法满足。”
赵宇在郊外的别墅里热情地招待了于淼,他态度坦诚,不像是在说谎。
想喝鸡汤的是赵宇爷爷,Taste集团第一任掌门人,退休后便一直生活在这里,鲜少露面。
赵宇领着于淼穿过花园,走向老爷子的房间。
别墅花园占地面积很大,一片绿意生机,不同季节的花朵盛开在一起,让于淼一眼看穿这是个虚拟花园。
虚拟技术已高度成熟,大面积普及下,真花反而成了稀罕物,情人节卖得比钻石还要昂贵。即使是赵家,想要打理这么大的一个花园,也是件难事吧。
于淼收回思绪,随着赵宇走向花园尽头,一眼便看到了坐在廊下的赵老爷子。
这还是于淼见到的第一位,可能也是最后一位,饕餮一族。
作为饮食改革运动前的最后一代人,因食物种类五花八门,曾被科技营养学家称为“饕餮一族”。这称呼多少有些偏见,引起了很大的负面反应,差点阻碍了饮食改革运动的发展。
坚持传统膳食习惯的人们走上街,纷纷反对科技对饮食的影响。
要天然,要自然。便是当时的口号。
但随着科技持续渗透在饮食行业的方方面面,改革运动早已悄然开始,等人们反应过来时,只能接受改变。
标准化,是运动开始的第一个转折点,也是持续到现在的主流思想。
赵老爷子作为饮食行业的佼佼者,想要扩张商业版图,十分支持标准化。
但他自己私底下,却真应了“饕餮”这标签,食欲旺盛,从不忌口。
他正值壮年时,已是三高患者,且伴有严重痛风。因不肯忌口,住过几次医院,严重时还引发了急性胰腺炎,做手术摘除了胆囊,切掉了一半的肝脏。
赵老爷子的问题,是饕餮一族的通病。改革派就很喜欢拿他们做反面教材,鼓吹健康饮食思想。他们认为只要一切趋于标准,便不会再出现食品安全问题,在标准化的基础上,讲究营养均衡搭配,人类便不会因不健康的饮食习惯而患病。
“都是胡扯,我儿子,赵宇他爸,吃东西穷讲究,连碳水都不碰,不还走在了我前边?”
赵老爷子说起话来有些气短,轮椅上的体外循环系统帮助他维持着生命最后的体面。
“我爸是车祸走的。”赵宇无奈提醒。
“更亏了,连红烧肉都没吃过就走了。”
看着祖孙二人气氛不对,于淼忙拉回了话题。
“赵老先生,我是寻味餐厅的经理于淼,您对我们提供的鸡汤究竟有何具体的意见,我们可以在随后做出改进。”
于淼屈膝,尽量与老爷子平视,以表达尊重。
老爷子却哼了一声,“哪儿哪儿都不对。”
“爷爷,是咸了还是淡了,总要有个标准吧。”
“标准!标准!最烦这句话,哪怕你端上来一盘大便,只要客户觉得好吃,就是标准!”
“您当年开连锁的时候,连服务都是要标准化呢。”赵宇反击。
果然只有家人才能更精准的互相攻击。
“客人可以不来!我有像你们一样强喂着客人吃饭吗!”赵老爷子激动地拍着轮椅,剧烈地咳嗽了起来。
赵宇害怕了,不再顶嘴,调高了老爷子体外循环系统的氧气量。
赵老爷子缓了缓,颓然地倒在轮椅上,他面如死灰,与方才判若两人。
“关掉花园。”
赵老爷子轻轻发出命令。
“爷爷……”
“关掉,让小姑娘看一看。”
赵宇不敢再忤逆,关掉了整个花园的虚拟系统。
于淼望着眼前这片土地渐渐褪掉虚假的外衣,露出原本面目,惊讶地发出一声叹息。
青青绿苗在湿润的泥土地里冒头。如果于淼没有记错的话,这些是麦苗。她在植物图鉴上见到过照片,实物却还是第一次见。
“小姑娘,只要做好汤,这片地我就送给你。”
赵老爷子骄傲地指向那片麦田。
昂贵的茶
“爷爷的脑部有些退化,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,于小姐不用在意。至于那片地上的麦苗,他退休后就一直在捣鼓,根本就长不活。”
赵宇这话不假,农作物经过几代的培育和改良,早已不适应传统的耕种方式。
“他花了大价钱,想要找回一百年前的种子,但无论怎么灌溉,麦苗都是青色的。我正在考虑过两天给麦苗刷上黄色的油漆,哄一哄老爷子。”
赵宇亲手泡了一杯新鲜绿茶,卖弄地递给于淼。
“是真茶,所以味道没有那么香。”
茶叶竖立着漂浮在茶杯中,茶水颜色泛黄,是泡茶的水温把握不当。于淼相信了这茶是真的,因为人工调制出的茶叶,无论水温如何,颜色都碧绿得恰到好处。
于淼很少有机会能喝到真正的茶叶。她出生时,人工智能和虚拟技术已发展过盛,弥补了标准化餐饮下食物缺乏风味的缺点。
优质蛋白加工而成的科技肥肉,在虚拟技术加持下,成为色香味俱全的糖醋肉。大数据收录的菜单之丰富,让人工智能分析下的虚拟口味搭配,千变万化。若是觉得眼前这“糖醋肉太咸”,动动手指,操作虚拟系统,便可随心改口味。
改革运动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。
人们终于解放了双手,不再为一日三餐浪费时间和精力。
普通人能花极少的钱感受到顶级料理的味道。高糖高油脂的真实食物渐渐退出市场。谁能拒绝,只用曾经四分之一的价格,就能享受到超完美的“巧克力蛋糕”,最重要的是还不会发胖。
“我们并非要改变人类数千年积累下来的膳食结构和习惯,相反,我们是要解放人类的味觉和饮食天性,让大家更自由的享受美食。”
饮食改革运动的主导者们,无时无刻不再向世人传递着这样积极的信息。
食品工业的下游产业自然也受到波及,农场只需提供可合成标准化食物的基础农作物。这大大减轻了工作量以及农业种植受气候影响的风险,农场主何乐而不为?
逐渐的,不少农作物、畜禽和海产消失不见。
至少是从普通人的餐桌上消失了。
在饮食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,能尝到新鲜纯天然的食物已是有钱阶级的特权。
于淼嗅了嗅茶水的真实香味,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,确实比调味茶要更好闻一些。
“爷爷很讨厌标准化这东西,他年轻时想要扩张连锁,不得不推广半成品,预制菜。父亲从他手中接下公司,想要跟上潮流,就必须得继续鼓吹标准化。”
赵老爷子初涉餐饮行业的时候,Taste还有着一个很接地气的名字,叫好美味鸡汤米线店。赶上食品行业转型的红利期,赵老爷子和儿子投资了数家食品科技公司,打造了现如今的健康食品帝国。
全国百分之八十的家庭都会选择Taste的健康餐饮套餐。
只需按月付费,一日三餐便会定时到府,品质稳定。
“那么赵先生您呢?”于淼很好奇,这位年轻的集团掌舵人,将会为Taste带来什么新的变革。
“以不变应万变。”赵宇滑头地笑了笑,把问题抛回去给于淼。
“倒是于小姐,为什么想要反标准化,提供客订服务呢?你们餐厅的运营成本可不小呢。”
“所以才要多多发展像赵老爷子这样的优质客户。”于淼半认真半开玩笑地回应。
“于小姐,我爷爷可不好对付,不瞒您说,我甚至把他们饕餮……”
赵宇顿了顿,想来也觉得这称呼有些不妥。
“把他那一代活跃的星级厨师从养老院里接了出来,都没办法让他满意。那厨师你应该也听说过,叫唐……唐什么来着?”
“唐俊?”于淼皱了皱眉,赵宇的口气漫不经心,丝毫不尊重身为老者的唐俊。
“没错,就是他。那个输给了人工智能的厨子。”
失败的厨师
于淼见到唐俊时,这位曾经的大厨正在吃着Taste出品的老人专用营养餐。
他吃得很慢,没有使用任何的虚拟进餐辅助。
“老了,味觉和嗅觉都退化了。吃什么都一样。没劲”
唐俊笑起来,露出残缺不全的牙齿。
于淼环顾整个养老院餐厅,带着智能眼镜,虚拟进餐的老人们真的是少之又少。
为了不影响虚拟口味,标准健康餐没有添加任何的佐料,吃起来给人的感受,味同嚼蜡。显然,在这里,进食只是为了摄取能量,生存下去。对美食的享受已不再重要。
“我早就看穿了,这个社会要抛弃美食文化,在我年轻的时候,可是有人会为了吃一顿地道的烧烤打飞的。现代人呢,动动手指,靠一副丑的要命的眼镜来自欺欺人。”
唐俊囫囵吞枣地咀嚼着。3D打印技术大大降低了牙齿治疗的费用,像唐俊这样的牙齿状况,真是少见。
“我不整牙,都吃不到真正的肉了,整牙有什么意思。你们的牙再漂亮,也没有机会嚼一嚼牛里脊肉。还有深海的野生鱼,那肉质鲜美弹滑,食品公司不把鱼放进餐盒里送来,拿去绞肉机里提炼蛋白质。蠢货!一帮子蠢货!”
于淼感受到了这位厨师的愤怒和最后的倔强。
当年食品公司将虚拟进餐技术推向市场时,出于营销的考虑,邀请了唐俊来跟人工智能系统进行比赛。单从速度上,唐俊便输了。
他向来自负的菜肴口味,竟也被人工智能追平。事后,食品公司高层出来揭秘,他们只是把有视频记录以来,所有厨师的做菜资料输入电脑,数秒钟的时间,人工智能便掌握了如何做菜,调制口味。
唐俊输了后,便一气之下,封了勺,再也不做饭了。他之后,整个厨师行业也曾挣扎过一段时间,但很快大家便看透了未来,与其站在灶台吃苦受累,不如去食品公司的实验室里做口味研发。
而唐俊有封勺的底气,说起来也有点不光彩,他率先背叛厨师协会,把自己的菜谱卖给了食品公司,美其名曰深度合作。
唐俊的美食系统现在依然卖得很火,除了口味真的不错外,还有着一个很大的卖点——被人工智能打败的厨师。
对于自己载入史册,是因为输给了人工智能。
唐俊很不满,他风光的时候,可是做过国宴厨师长的。
“当然了,那个什么虚拟系统,只学得我形,未得到我神。”唐俊故作高深,以餐饮业前辈的姿态告诉于淼。
“最重要的一环,关于美食的,虚拟进餐根本就做不到。那就是出错。”
“出错?”于淼有些意外。
“就算好吃可以有标准,但难吃,可是各有各的难吃啊。”
唐俊这话让于淼有些摸不着头脑。
这时候护理来收老人们的餐盘,提醒大家该回房午休了。
唐俊颤巍巍地起身,“你听我这老头子啰嗦了这么久,真是不容易,我告诉你吧,赵家的订单不要接。我好心去给他煮汤,他骂我的汤是海水煮的。一个臭摆摊的,懂得什么是美食?”
“摆摊?”
所有关于赵老爷子的新闻报道,都是从他开米线连锁店开始,均未提及过摆摊这件事。
于淼还想追问,唐俊已经被护理搀扶着离开了。
好美味米线
于淼和小谷分头行动,搜索着关于赵老爷子和好美味米线店的历史。
终于从一水的成功学文章里发现了一张旧照片。
这照片是当年卫星地图的街拍缩景,在一个学校旁边,三轮车改造而成的小食摊上挂着一个简陋的牌子——好美味米线。
于淼想要尝试进入3D街景看个究竟,但照片是一百多年前扫描而成的,信息缺失严重。
“一百一十二年前……那时候赵老先生才八岁?”
小谷嘀咕着,道出了于淼的困惑。
“摆摊的摊主是爷爷的妈妈。”
赵宇迟疑着,在电话那头答复了于淼,于淼心中的猜测得到了印证,觉得很多问题都迎刃而解了。
“方便面谈吗?”
于淼问赵宇,赵宇那边沉默了片刻,给了于淼医院的地址。
隔着无菌仓的玻璃,于淼看见赵老先生已上了鼻饲管。明明两三天前,老爷子还有力气跟赵宇吵架,几天不见,他便失去了行动力,生命进入倒数。
“爷爷很少提起关于他妈妈的事情,我只知道,他爸爸早逝,家里一穷二白,全靠着他妈妈卖小吃养活一家老小。后来爷爷赚到第一桶金,开米线连锁店,也是受了他母亲的影响。”
“这件事情,赵老爷子怎么从未提过?”
“企业要发展,摆地摊的事情,虽听起来励志,但跟公司推广的标准化餐饮文化相悖,所以取舍了一下,爷爷就没有向媒体讲述过这段过往……”
“我想我知道赵老先生想要什么了。”
不等于淼说完,赵宇便疲惫地摆了摆手。
“于小姐,感谢你这几天为爷爷的心愿所做的努力,他的情况你也看到了。”
于淼并未气馁,她调出那张收录了好美味米线摊的街景图,放大了给赵宇看。
“赵老先生一定是想念他的妈妈了。”
街景图上,好美味米线的招牌下,粗糙地显出一行手写字——正宗鲜鸡汤。
现在的情况,想要把赵老爷子叫醒问一问他母亲鸡汤的配方已是不可能了,但如唐俊所说,他们的时代,美食文化丰富多彩。不少食客在互联网上留下过生动详实的文字和视频记录。Taste有着全世界最大的食品工业数据库,兴许里边能检索出来一百多年前,关于这米线摊位的评论。
赵宇带着于淼来到信息房时,却不着急搜索,而是让秘书先递来一份保密文件。
“关于这鸡汤的配方,以及我爷爷母亲曾经从事过的商业活动,还希望于小姐可以保密。”
对于赵宇的谨慎,于淼意料之中,她匆匆浏览了一下保密文件,签署下了姓名,承诺除了给赵老先生制作美食之外,不会在往后的任何商业场合使用此配方。
只是搜索出来的结果,却让于淼和赵宇深感意外。
好美味米线摊之所以在网络上存在感稀薄,是因为赵先生母亲的手艺实在是糟糕。尽管那时候,市面上已经有了各种浓汤调味剂,但赵妈妈却坚持使用纯正的鸡汤做米线。虽有营养,但跟那些加了调味剂的速食品比起来,口味寡淡,生意并不是很好。
大概也是母亲这段失败的创业经历,给了赵老先生经验,他后来开米线连锁店时,主打得便是速食汤底,钱赚得毫不费力。
赵宇有些失望,他本以为祖上的配方,能让他推出新的美食产品。可谁又会买单难吃的东西呢?
于淼看着屏幕上,当年探店的网红们拍下赵先生母亲乘汤的视频,虽没有她的全貌,但那双握着勺子的手,粗糙黝黑,是个饱经风霜的劳苦女人。
雾气缭绕,勺子翻动着汤底的鸡架,向食客证明着这一锅鸡汤原汁原味。
于淼按下了暂停键,盯着那鸡架,想起了唐俊的话。
“难吃,可是各有各的难吃啊。”
对的味道就是美味
于淼消失了两天,于深夜再次来到医院。
赵老先生已从无菌病房转入了特护,进食情况依然不乐观。
对于于淼的到来,赵宇很是意外,他以为双方的合作已经终止了。爷爷现在这个样子,怕是吃不出食物的滋味了。
于淼却不肯放弃,从保温袋里拿出了饭盒,希望赵老先生尝一尝这味道是否正宗。
“难吃的正宗吗?”
赵宇苦笑,他本想拒绝,但看着病床上身形越来越薄的爷爷,也想完成他最后的心愿,便咨询了医生。医生同意将鸡汤打入鼻饲,于淼却提出了要求。
“可以不用鼻饲吗?”
赵宇和医生都显得为难,谁也不敢承担老人家冒然进食的风险。
病床上的赵老先生却仿佛有感应一般,睁开了眼睛,指了指于淼手中的饭盒。
大概是鸡汤飘出的香味,刺激到了久未进食的他,让他有了动力想要尝一尝这汤的滋味。
趁着医生为赵老先生拔鼻饲管的空档,于淼在病房里布置下了虚拟街景。昏暗的灯光照着简陋的流动灶台,小火不停煨着,锅里鸡汤冒着热气,扑向好美味米线的招牌。
热汤被盛放在粗糙的塑料碗中,这是于淼辛苦淘来的老古董,与资料里米线摊所使用的碗别无二致。
赵老先生身临其境,似乎有些不可思议,他望着眼前的鸡汤,却没有喝,而是用筷子捞了捞,夹出了里边带肉的鸡架。
他的小时候,每个陪伴母亲摆摊的夜晚,最期待地便是这些汤渣,这是当时贫寒家境下,母亲能够给他,最好的营养,最美味的回忆。
小孩子总是馋嘴,三下五除二就把鸡肉吃得一干二净。
“我还要。”
每当吃完时,他便望着灶台方向女人忙碌的背影,知道她向来对自己,有求必应。
“还有,还有,剩下的都是你的。”
女人粗糙黝黑的手晃动着勺子,把锅底最后一点的肉悉数捞了出来。
寒冷的冬夜,街上行人稀少,这汤底浓缩的滋味,很咸,却是他最难忘记的温暖,也终成为他此生独家的美食记忆。
“答案,赵老先生一早就告诉了我们。食物确实没有绝对的标准,对的味道就是美味。”于淼完成了任务,浑身都放松了下来。
赵宇看着爷爷津津有味的样子,不免好奇。他接过于淼手中剩下的鸡汤,尝了一口。
鸡汤确实没什么味道,既油也咸,一点都尝不出热汤该有的鲜甜。
那碗底的鸡肉,也早已熬成了渣,口感干柴,让吃惯了精细食物的他难以下咽。
“谁会把汤渣当美食。”
赵宇咀嚼着,尝出了其中滋味,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。
“难吃。”
麦田
赵老先生的葬礼低调举行,按照他的遗愿,赵宇将他的骨灰埋在了那片总也长不熟的麦田旁。
为感谢于淼让爷爷临终前尝到了天下最棒的晚餐,赵宇信守承诺,将那片造价不菲的麦田赠予了于淼。
“于经理,我终于找到了我们开餐厅的意义!”小谷兴奋地摩拳擦掌。“帮人圆梦!帮人回忆美好!”
到底是年轻呀。
于淼摇摇头,戳破了小谷的幻想。
“不,我纯粹是想要多赚点钱。”
于淼有着自己的生意经,想要跟主流餐饮业抢饭,那是一定抢不过的,反其道而行之,或许还有一线生机。
“于经理!你真扫兴!”
于淼笑而不语,屈膝在赵老先生的墓碑前,与赵老先生的遗像平视,耳边仿佛听见老头子那倔强的声音。
“给你的是好地,怎么种就看你本事了。”